从科技计划项目、创新基地建设,到人才、税收、产学研结合、金融等,多项改革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和创新大国。
今年6月,神舟十号首次应用飞行,将3名航天员送入天宫一号长驻10多天;8月,蛟龙号在太平洋将科学家运抵5000米海底一探深海奥秘。
我国科技发展正进入重要跃升期:全社会研发资金投入2012年首次超过1万亿元,其中74%来自于企业;截至2012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20万人年,稳居世界第一;SCI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快速增长,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1.7万件,稳居世界第三。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措施展开,进一步增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我国已经逐步从跟随者变为并行者,一些领域已有领跑能力,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和创新大国。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望年内开放
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当今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关村。不止是中关村,当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国各地大大小小企业释放出的创新活力正在奔涌。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这一年来,多项改革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一些地方做出新的积极探索。在上海,每年安排不低于30%的国有资本金收益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辽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引进。
天津金港华不锈钢商用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环保高科技电加热设备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就在今年初,这家公司还因为资金问题连订单都不敢接。企业负责人杨月春说,幸亏政府出来担保,很快贷到了解决燃眉之急的500万元。
能顺利贷到这笔钱,是因为天津市专门有一项科技“小巨人”成长周转金计划。扶持政策带来硕果,截至今年6月30日,天津市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达2132家,比2010年增加了1406家。
加强科技投融资服务,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新探索。据悉,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已正式运行,有望今年底前向全国开放。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争取近期报请国务院审议
11月1日,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征求意见版上线运行,广大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只要登录www.nstrs.cn,就可以了解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相关信息。国家科技报告将结题验收后的项目在网上公开,通过开放共享,研究者可以看到研究成果,好的成果有机会实现技术转移转化。
加强基础研究,着力前沿探索,在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基础与前瞻。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快建立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是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去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到今年初实验确证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我国基础研究正处于从跟踪到并行发展的转型期,涌现出大批优秀成果。
最酷的技术就是应用到老百姓生活当中的技术。让创新走出实验室,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直接生产力。比如在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正催发出更多的科技企业,更高的企业收入,更好的产业格局。
随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越来越高,从2001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1.7%,凸显对发展的支撑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部等16个部门和单位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起草工作,从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制度措施。目前修订草案已征求各方面意见,争取近期报请国务院审议。
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
“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均不超35岁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因素。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在于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10月底,被称为“万人计划”的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正式发布。这个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并行的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定位于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支持。第一批共入选277人,其中杰出人才6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2人,青年拔尖人才199人。首批杰出人才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均是“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主持人和高层次创新团队带头人,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年龄则全部在35岁以下。
“万人计划”之外,其他人才工程的实施力度也同时加大。浙江启动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辽宁对引进海外研发团队和高端人才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江苏鼓励企业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关键在于完善政策环境。在“科技创新政策的试验田”——中关村的政策试点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试行的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的政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和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全国推广。同时,将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股权激励分期纳税、提高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等试点政策推广到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及合芜蚌等自主创新示范区。人们称赞,这些政策“读起来拗口,却十分接地气”。
科技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一个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科技创新体制,必将最大限度激发各级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