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防诈骗篇
发布时间:2022-04-06 查看次数:
一、高校的诈骗案中常见的骗术
1、以网络或电视节目中奖等为由进行诈骗。
2、通过网聊,取得信任后,进行各种形式诈骗。
3、假称自己发生意外或遇到困难,利用同学的同情心理寻机诈骗。
4、以恋爱为名进行诈骗。
5、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伤害,对学生家长及亲属实施诈骗。
6、冒充学校的工作人员向新生推销学习用品(如上机卡、计算器、笔、笔芯)、生活用品(如洗发水、化妆品)从而实施诈骗。
7、利用手机发短信息中奖诈骗。
8、冒充教育局等相关机构诈骗学生。
9、以勤工俭学、介绍工作等为借口对学生实施诈骗。
二、如何提防马路骗子
近年来,在诸多诈骗案中,马路骗子屡屡得手,在受骗的人中年轻人占大多数,其中不乏在校大学生。因此,作为在校大学生应特别注意提防马路骗子。
1、不要贪图小便宜。诈骗活动得逞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利用了受骗者爱占小便宜的心理。
2、不要在马路上向无证摊贩购买自己不了解合理价格和质量标准的商品。不要听信货摊周围有人叫好、喊便宜,甚至争先恐后去抢着买,说不定他们就是所谓的“托”。
3、提防魔术行骗。许多魔术行骗看似公平,实则暗藏机关,一般人看不出他做的手脚。如果稍有不慎,行骗者就有可乘之机,让你尝点甜头后,把你宰得头破血流。因此,遇到摆摊的魔术,一定莫入圈套。
4、不要轻易参与骗子的游戏活动。骗子的意图有时很容易被人看破,但是他往往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或参与心理引你上钩。如一些马路骗子在街头巷尾摆设的游戏,他总是先引诱你参与,设法使你在参与中享受到乐趣,尔后诈骗你的钱物。
5、警惕骗子利用封建迷信诈骗。一些骗子利用看病、算命骗钱,利用想尽快看好病的心理引你上当,心甘情愿地拿钱去看病,其实得病就要到正规医院去诊治,不要被迷信迷惑。
三、女性容易受骗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精明”的骗子越来越多地把目标锁定在女性身上,而且屡屡得手,其原因主要有:
1、女性大多珍视感情,且富于同情心,易对别人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一些人正是看准了女性的这一特点而更多地对女性行骗。
2、女性大多爱面子,容易迁就对方。女性常常碍于情面,对本该认真的事却羞于表达,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又不忍拒绝,导致骗子得寸进尺。
3、有的女性急于求成,喜欢搞短期行为,容易被一时之利诱惑。现实生活中有些女性仅仅因为对方的一两句“我爱你”、“说话算数”,便很快对其形成了“讲信用,靠得住”的“良好”印象,一旦对方再施以小恩小惠,就很容易放松警惕,让骗子牵着鼻子走。
四、女大学生如何防止受骗
1、别等出事后才想起法律。具备法律意识,不仅是在事后知道要运用法律,更重要的是应将法律意识贯穿于事前和事中。事前要履行完备的书面法律手续,不作口头协议,书面手续要力求明细化。
2、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对陌生人特别是陌生男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对其提出的问题或允诺不要轻易相信,不能把自己的身份、联系方式等轻易告诉他人,更不能随之独往。
3、别幻想不劳而获。当你面对诱惑时,千万不要急功近利。任何时候都得想一想:人家凭什么给我这么多好处?这样做是否符合常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要注意对方许诺给你的利益仔细分析便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选择。
4、切忌感情冲动和义气用事
有很多不法之徒专以“交友”、“恋爱”、“求助”为名,利用女性的爱心和情感来行骗,要当心甜言蜜语或“慷慨义举”后所隐藏的欺诈。
5、一旦发现受骗,必须镇静,千万别慌神,赶快想办法及时掌握对方有罪的证据,迅速报案,要防止打草惊蛇。有人认为把钱追回来是关键,所以,在发现上当后便想私了,于是主动找上门去恳求骗子返还财产。这是很愚蠢的做法,这等于告诉对方骗局已经暴露,提醒骗子赶快逃匿。聪明的做法是,一面装作仍蒙蔽在鼓里,随时掌握对方行踪;一面查明对方所骗财产的使用流向,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五、预防诈骗应采取的措施
1、提高防范意识,对于到教室、寝室向你们推销各种商品的人员(包括学校的工作人员)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若遇到类似情况及时向宿舍管理员和辅导员报告。
2、对于到宿舍内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希望你们代理学习、生活用品及其他用品的人员,一律不予理睬,并及时向宿舍管理员报告。
3、学生家长接到关于自己孩子在学校或校外发生意外的陌生电话,要及时与学生本人及学校的辅导员取得联系,不要轻易将钱款汇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防上当受骗。
4、保管好个人自己信息资料,不要把自己的学校、专业、宿舍、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被骗子利用。
5、在校外遇到陌生人假称自己遇到意外,向你们借用手机及银行卡寻求帮助的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6、健康上网,谨慎网络交友。
7、对于手机网络中奖的信心,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
8、对于校园及校外张贴的招聘信息,包括同学及亲友在外地介绍工作,要充分了解,谨慎应聘,不要被优越的待遇所迷惑,以防上当受骗或误入传销组织。
六、兼职打工骗局的几种形式与防范方法
1、提防非法中介机构
许多非法中介机构看准了在校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在收取了高额中介费后不履行合同,不能够及时为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给你找一家招聘公司,然后该公司又以种种名义推脱;更有甚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交钱后连人都找不到了。防范方法:大学生打工一定要到有资质、信誉好的职介中心找工作。先看该职介中心是否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只有具备这两证的职介中心,才能从事职业介绍工作。正规中介机构,除具有中介许可证之外,一般会将营业执照悬挂在大厅等较显著位置。大学生打工者一定要看清对方营业执照,了解经营范围是否与其所称的相符;同时应要求看营业执照正本,不要被“复印件”糊弄。
2、拒交各种名义的押金、保证金以及证件
一些用人单位会要求大学生支付押金,承诺交了押金后就可以上班,但之后又以人员已满等各种借口要求大学生等消息,而且拒绝返还押金,最后就没有音讯了。有的单位收取保证金,称以此“保证”学生按要求上班,并答应在打工结束后归还,可是到结算工资的时候,保证金却不见踪影。 防范方法: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的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向招聘单位所在区、县劳动部门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坚决不押任何证件,证件一旦流失,不法分子可能利用它来买手机等贵重物品进行诈骗或者伪造证件等不法活动。
3、远离传销
传销公司一般先安排学生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然后公司让学生交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学生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有的同学在高回扣的诱饵下,甚至去欺骗自己的同学、朋友。上当之后又往往骑虎难下,最终只得自己白搭上一笔钱。正规公司招聘从来不让求职者掏钱,即使是对暑假打工的大学生也有专门的规定,不存在付钱之说。其实,在校大学生从事推销、促销工作,效果并不是非常好,由于认识的人相对较少,交际面较窄,很难在几个月里出现销售奇迹。防范方法:了解传销特征。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在“入会”时告诉你的职责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交纳昂贵的会费;在工作场所很多人群情激昂。如果识别出传销,大学生应立即停止打工,及时报警。
4、不要轻信到外地上岗的许诺
对非法中介或私招滥雇者为外地企业或总公司某某外地分公司、分厂的高薪招聘,不论其待遇多么好,求职者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不要轻信他的口头许诺。防范方法:一是不去,二是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登记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的,在实际经营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劳动用工备案。看到招工信息要首先向本地劳务部门咨询招工单位是否办理相关的手续,否则会吃大亏,被骗工骗钱甚至被人贩子骗卖。
5、慎重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协议
有些单位以种种借口拒绝与学生签订书面“协议书”,结果打工结束后,因没有书面协议,劳务费无处可讨。有的单位在协议里为自己规定的权利很多,而给大学生的权利很少,这样的协议要谨慎对待,要求其权责明确。签协议书要明确对象,有的用人单位可能耍花招,营业执照上写的是A公司,协议书上写的却是B公司。防范方法:大学生打工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权责明确的书面协议书。
6、小心在娱乐场所上当受骗
一般来说,这类行业大都以高薪来吸引求职者。工种有代客泊车、导游、陪练、陪侍等,青年学生到这种场所打工,往往容易上当受骗。防范方法:学生在应聘前要清楚应聘岗位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不要被眼前的高薪所迷惑。另外,要尽可能跟用人单位签订有效协议,这样即使出了问题也有挽救的余地。
7、谨防骗色
一些不法分子以高薪聘请家教、高薪聘请秘书等名义把目光瞄上涉世不深、找工作心切的大学生,一不小心落入陷阱后,青年学生轻则失身,重则危及性命。防范方法:增强分辨能力和防范意识、法律意识。不要贪小便宜。外出时要结伴,坐车要记车号。时刻与家人和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准确告知家教或工作地点。
8、发觉被骗,及时报案
求职者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或公安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另外,求职者在求职前或求职过程中,应主动学习一些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自己的求职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